冬季加强对兰花的养护,是关系到来年兰花是否旺盛生长和开花的关键。冬季如何养护管理好兰花,要根据其品种特性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。
进入冬季,气温下降,放置在室外的兰花易遭受寒流侵袭,所以必要时要及时搬入室内朝阳处,朝阳能够保证兰花接受到更多阳光的照射,对兰花的生长、孕蕾、开花极为有利。
入室越冬的兰花,室温需要控制在5℃-15℃之间。若室温过花茎生长缓慢,花蕾发育差,容易使已形成的花蕾萎缩以致枯死。
兰花冬眠期一般不需施肥。兰花根内有根菌共生,一般兰花需要每隔一年换土换盆,土壤中已含有充足的养分,可适当喷施一些叶面肥(如“花卉精华素”等),补充叶面生长所需营养元素。
兰花入室养护后,应保证充足的光照,不但能提高兰花越冬时的抗寒能力,还能使兰花第二年生长茁壮和开花。若光照不足,可进行人工补光。
兰花在冬天多处于休眠状态,生理活动机能几乎停止,这时需要水分较少,盆土略湿润即可安全越冬。兰花冬季浇水尽量选择晴天中午前后,与室温相近的水喷浇。为防止盆土冰冻或盆土过湿,切记不要用大水浇灌。浇水时应从盆沿浇入,不能向叶片及花蕊浇水。
兰花喜暖又需要空气流通,畏烟尘浊气污染。在晴天的中午前后可打开门窗保证空气流通。
在室内或封闭的空间内越冬的兰花,易发生病虫害,需要及时对症下药。
炭疽病兰花普遍存在的病害。发生部位一般从叶直到根茎处多有发生。其症状为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黑色病斑。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病较重,以叶尖及叶片的上部较易感染,严重时叶片基部及根颈部均有发生,甚至使整片叶子病死。
危害初期,地面处兰叶基部出现变褐腐烂,随后会产生白色菌丝状菌丝体,大多呈辐射状向根基表土蔓延,最后导致整束叶丛枯死。病部菌丝体上产生初为白色,后为黄色,最终为褐色的菜籽状菌核。
防治方法:炭疽病、白绢病等病害可使用“生态箭”、“神润喷无菌”交替使用2-3次,间隔7-10天。
介虫类主要危害兰花的叶部,使叶面受害后产生不规则斑点状失绿,严重可导致植株变黄枯死,而且蔓延快,危害重。
防治方法:将虫口密集的叶片及时剪除,在若虫孵化时期用“介虫灵”稀释后均匀喷施叶面,能够有效防治介壳虫类害虫。